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信息来源:金言法语
工伤仲裁开庭时,很多人因为紧张说错话,明明占理却输了官司。其实开庭不是吵架,而是 “用证据和法律说话”。今天结合实操案例,教你开庭时该怎么说、不该说什么,避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 “语言陷阱”。
一、开庭前,先写好 “发言剧本”
别指望临场发挥,提前准备两份核心材料,能帮你稳住阵脚:
1. 质证意见书:提前给对方证据挑错
公司大概率会提交否认工伤的证据(比如伪造的 “劳务合同”“自愿放弃社保声明”),你要对着这些证据,逐条写清反驳点:
对 “劳务合同”:“合同虽写‘劳务’,但实际要求我每天打卡、服从主管安排,按月发固定工资,符合劳动关系特征(附考勤记录、工资流水)。”
对 “放弃社保声明”:“根据《社会保险法》,社保是强制缴纳的,这种声明违法无效。”
2. 法律意见书:3 分钟说清你的诉求
把仲裁请求、事实、法律依据浓缩成一段话,开庭时照着念,避免漏说关键赔偿项。
模拟问答提前练:
公司可能问:“你是不是自己违规操作?”
别慌,答:“我按操作规程作业,有同事张三(电话 XXX)可证明,现场监控也能看到。”
二、庭审中,牢记 “3 不原则”
1. 不被激怒,话只说给仲裁员听
对方律师可能故意嘲讽:“没签合同还想要赔偿?” 这时别拍桌子反驳,平静对仲裁员说:“虽然没签合同,但我有 2022 年至 2023 年的工资转账记录(公司账户转的)、工作群派活记录,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。”
记住:你的发言对象是仲裁员,不是对方。情绪化只会让仲裁员觉得你不理性。
2. 不随便 “自认”,陌生证据先看仔细
公司可能突然拿出你没见过的 “证据”,比如一张写着 “本人自愿离职” 的纸条。
正确步骤:
① 索要原件:“请出示原件,复印件无法确认真实性。”
② 核对细节:“这签名不是我的,申请笔迹鉴定。”
③ 不确定的事别瞎说:对 “受伤时是不是在喝水” 这类问题,记不清就说 “记不清了”,别说 “好像是”—— 模糊回答可能被当成自认。
3. 不跑偏,少说 “情绪话”
仲裁员只关心 “是不是工伤”“该赔多少钱”,别扯无关的:
错误:“老板太黑了,我家里困难……”
正确:“根据《劳动能力鉴定书》,我构成九级伤残,按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 6000 元算,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应为 54000 元(6000×9 个月)。”
三、关键环节:质证和辩论的 “黄金句式”
1. 质证对方证据时,用 “三不认可 + 理由”
公司拿 “员工手册” 说你 “违规操作”,你可以说:
“对这份手册的真实性不认可(没有我的签收记录)、合法性不认可(没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)、关联性不认可(受伤是机器突然故障,与操作无关,有维修记录为证)。”
2. 辩论时,用 “法律 + 证据” 收尾
主张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时:
“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 82 条,公司超过 1 个月不签合同,应支付双倍工资。我 2022 年 3 月入职,有工牌、考勤表、微信工作记录(证据 1-3)证明劳动关系,公司没提供任何反驳证据。”
四、庭审后,笔录别随便签
最后一步最容易掉以轻心:签庭审笔录前,一定要逐字核对:
自己说的 “月工资 8000 元” 是不是被写成 “5000 元”;
公司承认的 “受伤时在工作现场” 有没有记录;
提交的证据(如鉴定报告编号)是否写全。
发现错误当场让书记员改,改完再签字 —— 签了字的笔录想推翻,比登天还难。
上一篇:第三次合同到期不续签,公司不提前通知违法吗?赔偿和质证要点看这里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