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信息来源:金言法语
不少职工满心期待工伤认定结果,却收到《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》,瞬间慌了神,以为 “没希望了”。
一、核心权利:2 条救济路径任选,时效是关键
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第五十五条,收到不予认定决定后,你无需先复议再诉讼,可直接二选一,但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启动,超期将丧失救济权:
1. 行政复议:60 天内申请,快速纠错优先选
申请时限:收到决定书次日起 60 天内,超期未申请将视为放弃;
申请对象:向上一级人社局或本级人民政府提交;
适合情形:急需医疗费希望快速出结果、认为原认定存在程序错误、想通过复议机关调取单位内部证据。
2. 行政诉讼:6 个月内起诉,证据充分更易赢
起诉时限:收到决定书次日起 6 个月内,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;
管辖法院:一般向作出不予认定决定的人社局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;
适合情形:有新证据证明工伤、怀疑复议机关可能 “护短”、对法律适用有信心。
关键提醒:收到决定书后,第一时间在手机日历标注截止日期,避免因 “忙忘了” 错过时效 —— 这是维权的前提,一旦超期,后续再有理也难挽回。
二、实操步骤:从准备到执行,3 步走稳维权路
1. 第一步:3 天内固定核心证据,缺一不可
必备证据:《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》原件、工伤认定申请表;
基础证据:劳动关系证明、医疗记录;
补充证据:事故现场照片、证人联系方式、加班记录、与单位的沟通记录,重点针对 “不予认定理由” 补充反驳证据。
2. 第二步:行政复议流程,高效推进不踩坑
提交材料:复议申请书+ 证据清单 + 身份证复印件,可邮寄或当面提交,建议用 EMS 邮寄并留存回执;
审理周期:复议机关需在 60 天内作出复议决定,复杂案件可延长 30 天,期间会书面审查材料,必要时组织听证;
后续衔接:若复议维持原决定,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 15 天内,继续向法院起诉;若复议撤销原决定,责令人社局重新认定,维权即成功一半。
3. 第三步:行政诉讼流程,庭审聚焦 “三工” 要件
起诉材料:起诉状、诉讼请求+ 全部证据复印件 + 《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》复印件;
庭审要点:行政诉讼中,由人社局举证证明 “不予认定的合法性”,你只需围绕 “工作时间、工作场所、工作原因” 三要素,反驳其理由:
若人社局以 “非工作时间” 拒认,可提交加班审批记录、同事证言证明你当时在处理工作;
若以 “非工作场所” 拒认,可举证受伤地点是单位管理的区域;
判决结果:法院可能判决撤销不予认定决定、责令人社局重新认定,或维持原决定,对一审结果不服,可在 15 天内上诉。
三、关键提醒:3 个常见问题,这样应对不慌
1. 单位不配合举证?举证责任在人社局
行政诉讼中,由作出不予认定决定的人社局承担举证责任,需证明 “你的受伤与工作无关”。若人社局拿不出合法有效的证据,或单位拒绝提供相关材料,法院会直接采信你的主张,大概率判决撤销原决定。
2. 证据不足怎么办?申请机关调查取证
复议阶段:可在复议申请中写明 “请求复议机关调取 XX 证据”,复议机关有权向单位调取,单位不得拒绝;
诉讼阶段:可向法院申请 “调查取证” 或 “传唤证人出庭”,比如让在场工友出庭作证,证明你受伤的经过。
3. 维权期间能拿工资吗?停工留薪期工资照发
复议或诉讼期间,只要仍在停工留薪期,单位需按原工资标准正常发放工资,不得克扣。若单位以 “未认定工伤” 为由拒发,可在后续劳动仲裁中一并主张,要求补足差额。
下一篇:没有了!